春节过后,北京华博创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心扶智”公益项目的同学们陆陆续续回到北京,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来。而这段时间也正是 “爱心扶智”项目新一期学员的招生时段。
“爱心扶智”项目是由华博创科董事长段联于2014年创办的新型科技教育扶贫项目,利用公司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与软件技能培训条件,将初中毕业的困境青少年从大山和贫困农村接到城市,为其提供为期5年的计算机技能培训,由企业承担培训期间一切生活费及培养费用,并于学成后提供就业岗位。旨在通过这种方式给予孩子们立足社会的技能,让孩子们通过知识改变自身和家庭的命运,并为社会输送高科技人才。公司于2015年扩大爱心公益培训规模,成立了北京房山爱心培训基地,基地占地近20亩,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拥有宿舍、教室、食堂、图书室、礼堂、篮球场、室内活动室以及诸多体育器械设施,为孩子提供吃住学习一体化半封闭生活环境。目前,此项目共开展了7期学习培训计划,帮扶了36名来自河北、内蒙古、河南、山西、四川、山东、云南等贫困农村和大山深处的困境青少年。
2017年,中纪委驻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挂职干部王寿梗书记了解到华博创科的爱心公益事业,并与华博创科段联董事长相识。进一步看了相关资料,详细了解了段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帮扶模式后,王书记表示非常认可此项“爱心扶智”公益项目,并与段联董事长相约2018年春节前后,一定要亲自去一趟华博创科房山爱心培训基地,对华博创科的公益事业做更详尽的了解。
2018年2月24日,王书记如约来到北京房山,参观了培训基地的各项设施,在与段联董事长的座谈交流中,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华博创科房山爱心培训基地的师资力量、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培养现状,以及公司对孩子们未来发展的规划。王书记表示此次考察交流不虚此行,将尽快安排落实招生事宜,挑选合适的帮扶对象,希望“爱心扶智”公益项目能够同样帮扶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贫困地区,给这里无力求学的青少年一个学习技能、改变自身和家庭命运的机会。很快经过初步筛选,王书记选中了当地的6名学生,准备安排段联董事长进行面试家访。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享有“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时春”之誉。但是在这里,也同样生活着一些渴望学习知识,却无力求学的孩子。恰逢习总书记于2月11日深入大凉山腹地,走进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考察脱贫攻坚。沿着崎岖山路,习总书记一一走访贫困户,并与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座谈交流,结合当地特点给村民们支招致富路。习总书记表示,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紧随习总书记的脚步,3月11日,段联董事长也亲自来到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看望这里需要帮扶的贫困青少年,并对他们进行详细考察,段联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碰面,带几个孩子回到北京,给他们提供文化课知识和计算机技能的培养,也为华博创科这个大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
为了尽快见到孩子们,刚下飞机还未休息,段联就继续乘坐汽车赶往大凉山的雷波县帕哈乡。经过几个小时的山路颠簸,一行人终于抵达目的地。当地民风淳朴,人们住在绵延的山腰上,村落间大都隔着很远的山路,交通十分不便。在中纪委驻彝族自治州的两位王书记的安排下,段联来到雷波县帕哈乡人民政府的会议室里,见到了当地推荐的6名彝族同学,和他们面对面进行了详细的交谈。
孩子们都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对这次见面期待已久,特意穿上了漂亮的民族服装。乡领导告诉客人们,在当地,人们只有在非常重要的节日、活动或仪式上才会穿上珍贵的民族服装。感动之余,段联也注意到,有一个梳马尾的姑娘,并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只穿了绿色的帽衫和牛仔裤便赶来了。孩子的母亲解释到:“实在不好意思,没能让孩子穿得正式点,家里也想给她买一身,但是这衣服一套好多钱,要卖掉家里几头猪才能换来……”段联安慰孩子:“没关系,等到了北京,好好学习努力拿到奖学金,到时候送自己一身最漂亮的!”孩子眼含泪水,坚定地点了点头。
交谈中,孩子们依次介绍了自己及家庭的生活情况,段联为大家播放了华博创科“爱心扶智”项目的公益宣传片,视频中的同学们让这里的孩子投去了羡慕的目光,他们十分期待能生活在这样一个温暖而充满正能量的大家庭里,每个孩子也都更坚定了加入华博创科的心愿。虽然离家千里,也不能经常见到爸爸妈妈,但是想到能得到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还能掌握计算机技能,能够脚踏实地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改写人生,他们就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决心。“我想去北京,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孩子激动地说。
段联董事长对面试交流的过程非常满意,紧接着又挨个来到同学们的家中拜访,详细了解其家庭情况。几个孩子家里大都十分简陋,没刷油漆的水泥墙壁、光秃秃的地板、靠塑料胶带绑住固定四角的床,有的孩子家里甚至没有书桌和衣柜,村民们说,村子里的路不好走,还经常停电,条件十分艰苦。
孩子们的眼泪和家人期许的目光深深刺痛着大家的心灵,段联表示一定会帮助他们走出大山,每个渴望知识的孩子都应该得到学习的机会!尤其是那个穿不起彝族传统服装的姑娘,她坚定的眼神让我们相信她一定会握紧机会,拼尽全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掌握立足于社会的本领,为家庭的脱贫带来希望。也相信她一定能通过自己的努力,给自己买一套最好的彝族服装。
经过仔细地考察交流和认真考虑,最终段联董事长选中了两个孩子加入到“爱心扶智”项目第八期的新学员队伍中,其他的孩子有的年龄较小,有的还需要在当地再学习一年的初中课程。不能把六个孩子全部接到北京,段联也感到非常惋惜,希望明年还能有机会再来一趟大凉山,带更多的孩子摆脱无力求学的辛酸现状。
招生之行结束了,华博创科大家庭也即将迎来新的同学、新的力量。入学前公司安排每位同学去医院接受详细的体检,确保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随后为新同学定好来京的车票。3月24日,王寿梗书记亲自带领着两个彝族孩子乘坐火车来到北京,段联董事长和房山爱心培训基地的总经理提前抵达车站为大家接风,将新生接到基地办理入学。孩子们一路上兴奋极了,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对这里充满好奇,也对新的学习生活充满期待。路上段联为孩子们介绍了中央电视塔、长安街、卢沟桥、天安门和国家博物馆,并计划安排时间带孩子们外出游玩,参观名胜古迹,同时鼓励他们认真学习,快速融入新生活。抵达基地后,孩子们由基地的老师带领着办好入学手续、领取生活物品,段联董事长还为孩子们举办了迎新会,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共进午餐。两个彝族孩子正式加入到华博创科大家庭中。
几天时间,两个少数民族的姑娘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她们在日记中写道:“我曾经以为能够来到北京学习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我怎么可能会来北京读书呢?可是今天我已经百分百确认了这不是梦!来到这个学校看到了我从来没看过的东西,我真的特别特别的激动、高兴!”“一路上段总一直都是嘘寒问暖,他的眼神里充满爱心……再一次回到学校的感觉是多么美好,真的特别感谢段总把我带到北京给我免费学习的机会,感谢有这么一个善良的爱心人士让我们再一次放飞梦想!”
接下来还将会有来自河北阜平、西柏坡的新生来到基地,加入“爱心扶智”项目第8期学员队伍中,希望新学员在北京的学习生活一切顺利,也希望每一个“爱心扶智”项目培养的同学在华博都能够学有所成,不断进步,为自己的人生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爱是永不止息!